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应急管理
  • 索引号:
  • 发文机关:
  • 标题:邯郸市水利局 关于落实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 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 发文字号:
  •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水利
  • 成文日期:2024年04月25日
  •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1日
  • 主题词:
邯郸市水利局 关于落实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 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打印本页

各县(市、区)水利(农业农村)局,冀南新区林水局、经开区社会事务局,局机关有关处室、局直属有关单位:

3月29日,省水利厅组织召开了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对今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将任务分解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邯郸市水利局

        2024年4月25


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任务分解方案

 

一是全面压实防汛责任。4月底前要分级落实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防御、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等行政、技术、预警、转移等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明确职责,通知到相关责任人,并在新闻媒体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水利部门要完善本区域防汛重点和薄弱环节“一县一表”,当好参谋助手,及时向行政领导汇报,提醒开展检查巡查,指导下级工作开展,协调解决突出问题,落实应对措施。对职责不清、履职不到位的,全省通报批评。(责任处室:防御处、南水北调办公室、东武仕水库管理处,责任县区:各县(市、区))

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按照《2024年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水库、河道、堤防、闸涵枢纽、蓄滞洪区等水工程及责任落实、预案编制、培训演练等,全面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对查找出的的问题,要实行台账管理,明确责任主体,汛前整改到位。对汛前不能整改到位的,逐一落实度汛措施。各市要按不低于20%的比例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认真核查处置,并于4月10日前报送排查整治情况报告。省级将对重要部位、薄弱环节分阶段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的典型突出问题,一抓到底,盯办整改到位,并制作专题片,全省通报曝光。(责任处室:防御处、南水北调办公室、规计处、监督处、水调中心、建管处、农水处、水网中心、漳滏河管理处、东武仕水库管理处、跃峰渠管理处,责任县区:各县(市、区))

三是加强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要全面维修养护全省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监测站点,确保正常运行。要按照批复,汛前完成水文设施水毁修复,高质量建设省级雨水情监测预报综合业务平台,确保汛期发挥作用。及时核定全省重点预报断面,完善全省大中型水库、主要行洪河道、蓄滞洪区洪水预报方案;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持续开展“三个3天”预报,延长预见期。同时,加强与水利部、海委、气象、周边省市等雨水情信息共享,遇有降雨过程,加密预报频次,滚动会商研判,提高精准度和实效性。主汛期,对重要跨省河道,相关县水利部门要派员到上游山西、北京等关键控制站点驻守,提前了解雨水情及调度信息,及时汇报沟通,争取工作主动。(责任处室:防御处,责任县区:各县(市、区))

四是修订完善防汛预案方案。充分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水工程调度运用原则,合理安排洪水出路,充分发挥水工程体系作用。按照分级管理原则,针对“23·7”暴雨洪水暴露出的问题,结合本地工情变化,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完善水库、河道调度和蓄滞洪区运用、超标准洪水防御、山洪灾害防御等预案,修订水库、堤防险工险段等应急抢险方案,并按程序报批。方案预案完善后,要及时开展学习培训,开展复杂条件下模拟演练,检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预案可操作性。及时提请政府督促有关部门落实,确保防洪调度、应急处置等有章可循。(责任处室:防御处、建管处,责任县区:各县(市、区))

五是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目前,全省仍有18个水利救灾资金水毁项目未完工,务必要在汛前完成。216个国债水毁修复项目,还有49个未开工,务必确保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恢复原有防洪功能。各地要全面开展再见工程安全度汛隐患排查,并在汛前处置到位,对不能按时完成整改,扔存在度汛隐患的问题,要以市政府名义向省政府说明,并加快整改。省水利厅将开展暗访检查,发现问题向省政府报告,全省通报、挂牌督办。对需要跨汛期施工的在建工程要按照,要按照《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方案编制指南》组织编制工程度汛方案,并对溃坝、溃堰、建筑物冲毁等风险进行评估,编制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一并报负责项目监管的流域管理机构或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预案规定的措施,要在汛前全部落实到位。(责任处室:建管处、农水处、防御处、规计处、跃峰渠管理处、漳滏河管理处,责任县区:各相关县(市、区))

六是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大中型水库要严格落实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制,结合库容曲线复核成果,完善汛期动态水位调度方案。当前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42.56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多蓄水15亿立方米,各地要统筹农业灌溉、生态补水、城乡供水等需求,提前预泄腾库,结合汛期来水和预测分析情况,主汛期汛限水位以下合理范围,实现“保安全、少损失、多蓄水”的目标。全面落实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土石坝类小水库要全部落实保坝措施,提前就近号备储备扩挖设备、抽水泵等设备和砂石料、块石、彩条布等物料,并组织培训演练,确保熟练操作,紧急情况要及时扩挖溢洪道,坚决防止漫坝垮坝情况发生。汛期,要加强水库巡查,遇有降雨或上游来水,加密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处置险情。主汛期病险水库、施工建设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责任处室:防御处、建管处、东武仕水库管理处,责任县区:武安市、涉县、峰峰矿区、磁县、邯山区、冀南新区、复兴区、永年区)

七是强化山洪灾害防御加快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确定沿河村落、城集镇中受山洪威胁的区域,划定危险区风险等级,4月15日前,各市要将调查成果提交省级审核汇集,省级也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成果运用。要充分发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落实“叫应”机制,提前转移受威胁区域群众。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卫星电话使用管理工作,要严格落实《河北省卫星电话应急通信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做好维养、调试、充值,5月底前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对卫星电话畅通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汛期加密抽查频次,并做好抽查检查记录。要落实卫星电话主动联络机制,卫星电话使用责任人定期向上级管理部门拨打测试,确保做到随呼随通,全天候、全时段可用(责任处室:防御处,责任县区:武安市、涉县、峰峰矿区、磁县、丛台区、冀南新区、复兴区、永年区)

八是紧盯重点部位度汛安全。确保南水北调度汛安全。沿线市县要加强与工程管理单位信息共享,以交叉河道、左岸排水等为重点,开展联合巡查,研判安全风险,逐一落实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南水北调总干渠安全。积极配合中线公司做好防汛演练。确保河道堤防安全。对险工险段要落实应急抢护措施,提前备好抢险物料,河道行洪时加强巡堤查险,超过警戒水位时,及时提请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动员社会力量上堤巡查。确保蓄滞洪区运用安全。汛前完成“三逐一、一完善”工作,组织开展居民财产登记,严格蓄滞洪区空间管控,做好启用准备。列入国债项目的献县泛区等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要在4月15日前全部完成初步设计批复,6月底前实现开工建设。((责任处室:防御处、南水北调办公室,责任县区:各县(市、区)

九是落实防汛避险转移责任。今年我省颁布实施了《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明确各级各部门任务职责分工,提出“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适度扩面”的转移原则,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贯彻,坚决履行好条例中规定的水利部门职责,省级要加强对下检查指导。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县级水利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开展隐患排查,编制受威胁区域清单;指导乡镇编制完善转移预案,制作发放避险转移明白卡;积极配合防汛指挥机构、乡镇合理确定山洪灾害、水库周边及下游、河道行洪隐患区、蓄滞洪区等扩面转移规模。(责任处室:防御处,责任县区:各县(市、区))

十是强化技术支撑保障。“23·7”洪水期间,相关水利专家在省水利厅驻场办公,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赴一线指导防汛抢险工作,“智囊团”作用明显。市县要充分借鉴省级做法,充实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分类细化水文预测、洪水演进、工程调度、应急抢险等职责分工,及时会商研判,提出水库合理下泄流量、枢纽分洪洪量、蓄滞洪区启用时机等建议。要配强基层防汛专业人员力量,注重加强技术培训学习,提升业务素质能力。(责任处室:防御处,责任县区:各县(市、区))

十一是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利用188个土壤墒情监测站点每旬开展旱情监测工作,及时发布旱情信息。科学研判旱情发展趋势,指导各地科学抗旱。要完善水量应急调度方案,充分利用引江、引黄、河道、灌区等引调水工程,确保城乡供水安全。要因地制宜修建一批抗旱应急工程,加强抗旱水量应急调度和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用水。(责任处室:防御处、水网中心、农水处,责任县区:各县(市、区))

十二是规范信息报送和发布。严格执行险情巡查报告制度,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坚决避免有情不报、迟报谎报。密切关注社会舆情,加强与宣传部门对接沟通,正面引导、积极回应。规范信息发布、数据报送,明确报送流程,统一归口发布。省河系管理单位要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河系内相关市县开展会商研判,互通水情监测、洪水调度等信息;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要实现常态化,汛期利用连通工程跨河道调度洪水时,洪水调度信息要第一时间通知下游。(责任处室:局各处室,责任县区: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