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水利(农业农村)局,冀南新区林业水利局、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办,局直有关单位:
为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现将《2022年邯郸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邯郸市水利局
2022年3月21日
2022年邯郸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据预测,2022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突出,汛期南北洪涝灾害可能连发重发,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偏多、强度偏强、可能影响北方地区,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复杂。
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吸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立足防大汛、抗大旱,围绕“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水旱灾害防御目标,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从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做好迎战各种水旱灾害的充分准备,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1.完善组织机构。根据人员调整情况,汛前调整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制定应急响应工作规程,科学设置响应条件,量化响应启动标准。与应急部门加强沟通配合,汛期组成防汛工作专班,联合值班值守,形成防汛工作合力。
2.落实各项防汛责任。汛前全面落实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防御、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等行政、技术、预警、转移等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编印成册,动态更新,分级在新闻媒体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开展工程隐患排查整治
3.汛前集中排查整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市局下发的《关于印发〈2022年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3月份全面开展防汛隐患集中排查整治,重点做好水库、堤防、枢纽闸涵等重要防洪工程,山洪灾害易发区、蓄滞洪区等重点区域部位,调水、供水等重要基础设施隐患排查,建立隐患问题台账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制定整改措施,确定完成时限,汛前完成整治。
4.汛期持续排查整治。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汛期结合险情、险工,开展重点排查整治,更新台账清单,动态清零。
三、完善“四预”非工程措施
5.加强水文监测预报。水文部门要全面维护全市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监测站点和雨水情信息系统,核定重点预报断面,完善全市水库、河道、蓄滞洪区洪水预报方案。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对接,实现气象降雨数值预报和实时降雨信息共享,优化利用气象数值预报开展“三个3天”(3天预报、3天预测、3天展望)洪水预报,并根据实测雨水情信息,及时滚动订正,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
6.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预警发布机制,做好预警发布工作。水库泄洪时,水利部门要提前将泄洪调度指令抄送可能受影响的下游相关地区和部门,提醒提前做好避险防范工作。水库工程和河道堤防出现险情时,要及时发布预警处置提示,确保受影响地区及早采取安全措施。蓄滞洪区可能启用时,要提前发布预警通知,确保当地政府及时组织群众安全转移避险。
7.完善预案方案。各有关县(市、区)和水管理单位要结合2021年汛期暴露出的问题,根据防洪工程建设进展、实际防汛抗洪经验以及新复核的水文数据,汛前分级完成水库、主要行洪河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防御等各类防洪预案,修订完善《大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方案》和漳卫运河、滏阳河、支漳河分洪道、洺河、留垒河等行洪河道洪水调度方案,不断提高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确保防洪调度、应急处置等有章可循。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重点区域专项防御方案,明确洪涝灾害防范机制和处置程序,细化标准内洪水安排,落实超标洪水应对措施。
8.开展培训演练。多层次开展洪水预测报、洪水调度、山洪灾害防御、蓄滞洪区人员转移等专项实战演练,提高各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增强群众防灾避险能力。
四、科学防御水旱灾害
9.建立完善会商制度。加强雨情、水情、险情、灾情会商研判,强化防汛统一指挥调度,与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进行联合会商,及时向防汛指挥机构通报会商意见,适时提出应急响应建议,为各级领导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及时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根据预测预报结果,提前安排水库预泄。统筹考虑水库、河道、堤防、枢纽闸涵乃至蓄滞洪区等水工程现状标准、能力,综合采用“拦、蓄、泄、分、滞、排”等不同措施,保证发生标准内洪水时合理有序调度运用,出现超标准洪水时有应对处置措施,实现“不死人、少损失、多蓄水”的最优目标。
11.强化工程安全运行。汛前对东武仕水库以及青塔、车谷、口上、四里岩、大洺远等大中水库泄洪启闭设施、检修闸门及备用电源进行维养调试,储备必要的备品备件。严禁水库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今年水库蓄水较多,各有关县(市)和水管单位汛前要结合下游用水情况尽快降低蓄水位,确保主汛期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汛期水库拦洪蓄洪后,在确保下游河道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加快小型水库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上游的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确保汛前全部建设投用。做好水库大坝、河道堤防、枢纽闸涵的管护巡查,掌握工程动态信息。
12.做好南水北调中线防御。一是完善防汛体制机制,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管理单位纳入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二是总干渠沿线要落实市、县、乡、村四级和工程防汛责任人等各项防汛责任制。三是完善各项防汛预案,2022年4月底前完成。四是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雨水情监测,及时发布预报预警,第一时间通报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五是防汛互动机制。要与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单位建立防汛物资和抢险救援互动互调机制。一旦洪水来临,要根据抢险需要,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汇集各方力量,确保工程和地方人员、财产安全。
13.强化山洪灾害防御。8个山区县要强化组织协调,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和设施设备进行维修调试,按照2022年度河北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要求,汛前完成自动监测站升级改造、更新简易预警设备等任务。落实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干部党员包群众的“包保”责任制,完善“十个一”群测群防体系。建立健全全网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三大运营商”优势,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持续开展群众转移避险演练,让群众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避险地点,全面提升监测预警和群众避险能力。
14.推进防洪项目建设。相关县要加快军营水库和西竹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4月底前完成除险加固工作,去年出现险情的东苑城、西佛店、迂城小水库汛前也要完成应急处置工作,汛期小型病险水库一律空库运行;加快推进中央水利救灾资金安排的应急度汛工程水毁修复建设,确保汛前完工;加快实施滏阳河全域生态治理工程进度,优先解决卡口开卡工作;推进实施涉县宇庄河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大力清理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的阻水障碍物,保障河道行洪畅通;峰峰矿区要加快推进九山沟山洪沟治理工作,确保主汛前完成建设任务。
15.加强水利物资队伍建设。要对水利部门管理的水旱灾害防御物资进行清点,完善储备管理、物资调用制度,确保各类物资管的好、调的出、用的上。梳理全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急处置队伍情况,进一步明确抢险人员、设备、责任区域、抢险措施,积极与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汇报沟通,落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抢险物资,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堤防出现险情或河道即将超警行洪时,要及时向当地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提请上足抢险巡查力量,加密巡查频次,第一时间预警处置险情,做到“抢早、抢小”,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16.严格值班值守。汛期严格执行24小时干部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防汛值班“在岗、在职、在责”。统筹安排专业人员和值班设备设施,满足防汛工作需要。扎实做好信息报送、预警发布、汛情研判、灾情统计、指令传达、文件管理等工作,对重大汛情、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并跟踪处置全过程。严肃值班纪律,严禁瞒报、漏报、迟报。
17.强化抗旱用水保障。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加强旱情监测,密切关注旱情态势。强化技术指导,因地制宜修建一批抗旱应急工程。谋划选定可能的应急调水线路,完善水量应急调度方案,保障城镇、生态脆弱区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提高干旱应急处置能力。大、小跃峰渠等灌区要做好工程设施检修维护,对水毁的设施要加快修复进度,随时做好引调水准备;相关县(市、区)和部门要用好长江水,多引外调水,做好应急调水准备工作,农业上要采取节水措施,测算好农业用水,留足保苗用水。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后汛期要多拦蓄地表水,多储备抗旱水源。
五、强化水利技术支撑
18.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各级水利部门都要立足于防汛抗洪实战需要,从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中选取责任心强、业务熟悉、身体健康的在职或近期退休的技术干部,建立以洪水调度决策和抗洪抢险技术为重点的水利专家团队。汛前安排专家对各地水利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干部职工乃至防汛责任人开展全员防汛业务培训。汛期安排专家协助防洪调度决策,根据现场抢险工作需要,及时派出水利工作组和技术专家,指导一线抢险救援力量有效处置险情。
19.提高防汛信息化水平。要更新完善防汛指挥系统,确保省市县水利部门及时会商调度。运行维护好山洪灾害、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系统,确保预警及时全覆盖。用好全省河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河流洪水、水库拦洪蓄洪、闸涵运用、蓄滞洪区分洪滞洪等,为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提供辅助参考。按照水利部李国英部长要求,谋划探索智慧水利业务应用,推进防汛业务、办公手段的智能化,提高“四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