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 索引号:
  • 发文机关:市水利局
  • 标题:对政协邯郸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663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字号:
  • 主题分类:农业、林业、水利/水利
  • 成文日期:2022年09月28日
  •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8日
  • 主题词:
对政协邯郸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第663号提案的答复
打印本页

程东娟委员

提出的“关于滏阳河流域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滏阳河是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的一条主要支流,是邯郸市内唯一一条有基流的河道,具有行洪、农业灌溉、发电、城市供水等多种功能,是邯郸市的母亲河。滏阳河邯郸市境内总长184千米,流域面积2748平方千米,流经峰峰矿区、磁县、冀南新区、邯山区、丛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年区、曲周县、鸡泽县等9个县(区),于鸡泽县东于口村北入邢台市境。

一、统筹协调推进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

自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实施以来,市水利局积极统筹协调全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严格工程标准、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沿线9个县(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引进战略投资者,聚焦打造精品节点工程,以“点睛之笔”提升整体效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打造沿岸特色生态乡村、沿河游园,休闲健身场所等建设,全方位谋划文化、经济、农业、旅游产业项目,努力在优生态、促发展、惠民生上见实效。

二、沿河县区高标准打造文化、经济、绿色、旅游亮点

峰峰矿区坚持“功能为要、生态为先、文化为魂、品质为本”的原则,突出沿河滨水绿地、水质净化、农业观光、智慧交通四大功能,打造人文景观、生态旅游、水利排洪、污水净化、观光采摘、乡村振兴景观融于一体的“沿河景观带”。

磁县以系统治理、防洪保安、生态自然、以水带绿、以绿养人为理念,以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县城环城水系为目标,在滏阳河沿岸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和“四网”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村人才集聚、农业绿色发展。

邯山区积极介入滏阳河的文化事业开发,对南湖沙滩公园和南湖以上段河滩地进行规划开发推送,吸收民间资本投入滏阳河文化和旅游开发。开发河滩土地综合利用,实施文旅田园产业项目,种植高经济作物、实施“一分田”,亲子采摘、农业科普项目,助推乡村实体经济发展;沿河打造兴业试点,重点规划建设区域为南环路至学院北路段,长度1.5km,全面提升滏阳河岸线经济体量,推进水岸经济综合发展,建设滏阳河城区段高质量发展集群。

丛台区在滏阳河沿线布局生态观光、林果采摘、特色餐饮、乡村民宿等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谋划南吕固乡“两河六区十八园”、黄粱梦镇特色农业观光园等项目,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打造滏阳河生态经济带。

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以月爱湖为节点的绿色生态带,以保护性修复西八闸等明清构筑物为基础的璀璨文化带,以滏阳河沿线乡村现代观光农业、体验式采摘、美食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为抓手的缤纷旅游带,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培育和打造南沿村风味小镇等的高质量发展带

永年区打造农业生态节点16个,并结合滏阳河流域文化,对沿河24个村庄进行了美丽乡村提档升级。

曲周县按照“精彩、独特、可持续”发展定位,突出农业科技主题,沿线打造“一廊、一馆、三园”,形成集休闲、体验、观光、科普、健身于一体的滏阳河生态景观带。以引黄灌溉调蓄工程为依托,全方位打造水文化主题公园,吸纳河流文化、桥头文化、巨桥文化、尚书文化、红色文化、龙灯文化等,融入书香健康因子,加快凤凰文体艺术中心等地标性建设工程,重造和恢复滏阳河文化盛景。

鸡泽县以滏阳河生态修复为契机致力打造精品亮点,深入挖掘盟台、古城遗址文化,在保持旧城营原有村落的基础上,谋划打造盟台小镇,探索建设集“产业+文化+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服务园区,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积极打造具有鸡泽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农业部门开展农业节水和农田深翻作业

市农业部门依托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重点实施季节性休耕、旱作雨养种植、高效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管灌等农业节水项目。2022年,我市承担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任务面积共133.616万亩,预计共节水14651.46万立方米。

今年,我省在适宜开展农机深松深耕整地作业地区实施农机深松耕作业补贴,深松每亩按不超过30元予以补助,深耕每亩按不超过40元予以补助,全市争取139.8万亩深松深耕作业任务,其中,深松补助面积67.8万亩、示范面积57万亩,深耕面积15万亩,任务量及资金规模在全省排名第一,预计10月底前可全部完成深松耕作业任务。

 

邯郸市水利局

202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