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特色栏目>>水利年鉴 【关闭窗口】

 

2003年邯郸年鉴水利部分

发布人:孙振中    发布时间:2020-08-16       文章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13050
概况 2003年,是我市水利事业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一方面,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后,水利部门的行政职能做了变动和调整,市场经济对水利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严峻的非典疫情给水利行业的正常管理带来了一定影响。为此,我局广大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手抓水利建设,一手抓抗击非典,不仅重点基建、防汛抗旱、农村水利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更新机井4425眼,完成全年任务的110.6%;新增灌溉面积11.95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20%;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46%;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4.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217.6%;解决农村饮水困难138个村、10.7万人,均完成全年任务的10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平方公里,完成全年任务的100%。
2003年,我市水利基础建设以滏阳河治理工程为龙头,灌区续建配套、中型水库加固为重点,科学调度,优化施工,扎实推进,累计完成投资5952万元,水利重点基建项目、数量和总投资达到了近年来的又一个高峰,全市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漳滏河灌区续建配套二期工程上半年扫尾告捷,完成投资224万元,三期续建配套工程国债投资800万元,已完成渠道清淤衬砌22公里,修路35公里;国债投资700万元的跃峰渠灌区四期续建配套完成渠道清淤衬砌24公里,完成投资533万元;中央投资230万元的磁县小跃峰渠灌区改造工程已完成渠道清淤衬砌11公里;口上、漳北灌区省配套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合计完成投资65万元;口上、青塔两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027万元,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扫尾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国债投资690万元的车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克服资金下达晚、有效工期短的不利影响,紧追快赶,完成投资374万元。同时,市水利局继续把“双争”工作作为开拓水利事业发展的关键举措,转变工作观念,细化责任目标,量化目标考核,共争取省以上水利建设投资7229万元。还谋划储备了南水北调地方配套、滏阳河综合整治、?澈又卫怼⒂滥晖荨⒋竺?泛区两个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一大批水利项目,为全市水利事业发展增加了后劲。
2003年,市水利局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加大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等基础工作,切实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实施龙头工程轰动效应,加快各类重点工程扫尾配套步伐,逐步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效益优先,工程常年不断的农建新态势,实现了市有龙头、县有重点、乡有工程、村有项目的农建工作新格局。全市共开工农建项目26559项,完成24151项,完成工程量3970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99亿元,受到了省农建检查组的充分肯定。抗旱工作把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地下水超采、力促地上水灌溉实现新突破作为“一抗双保”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本着“一抓抗旱水源,二抓工程配套,三抓服务组织”的原则,为群众春灌解决后顾之忧。2003年春全市共投入各类抗旱资金1.74亿元,日最多投入抗旱人数27.48万人,抗旱浇地615.7万亩、1394.16万亩次。防汛工作按照“早、全、实、好”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加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投资4300万元完成117项应急度汛工程建设,投资102万元完成了全市防汛指挥调度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同时进一步修定完善了各类防洪预案和指挥调度方案,切实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和物料储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
2003年,我市水行政执法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新《水法》为主线,在法规宣传、队伍建设、案件查处等上下工夫,提高水行政执法的综合服务能力。全市共投入资金30多万元开展水法规宣传,受教育群众达400万人次。水事案件查处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破堤取土、阻碍行洪等热点问题,共查处各类水事案件355多起,大案要案查处率达到了100%。漳河上游继续保持稳定,为两岸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水资源管理工作依据新水法和我市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界定的职能,公布了城市规划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通告,强化了水质监测和保护职能,编制了“邯郸市平原区深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分布图”,同时,进一步加强“GEF”项目、第二次水资源评价、企业水平衡测试、取水许可监督等基础工作,努力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移民工作在依法健全信访制度,确保移民区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全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不仅使各项移民优惠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而且着手建立高效蔬菜、经济作物示范种植和技术培训基地,并组织移民群众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班,努力从根本上加快移民脱贫步伐。
2003年,全市水利经济在困难中提高。农电工作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巩固“两改”成果,电费电价合理水平达到了100%,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完成购电量14.55亿千瓦时,售电量13.95亿千瓦时,节电量2500万千瓦时。小水电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抢抓后半年雨水多的有利时机,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步伐,完成发电量8600万千瓦时,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发电指标。规费征收工作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完善内部征费管理体制入手,通过实现量化管理,层层分解任务,两费征收率达到了80%,为增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资金。
2003年,市水利局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全年理论学习的核心内容,紧密结合“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活动、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民主集中教育、“树组工干部形象”等多项学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了“一岗双责”、“三个一”等党建主题活动,使全局思想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各项警示教育活动,层层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监督,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扼制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同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组织参加书法、摄影、绘画展、象棋大赛和篮球、羽毛球等联谊赛事,增进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还投资30多万元对机关大楼和院落进行整修,被评为全市环境综合容貌整治先进单位。
滏阳河治理工程进展顺利】  滏阳河治理工程已实施五年,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将滏阳河治理工程作为全市实事之一。作为建设单位,市水利局强化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将其作为全局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重新充实调整了工程指挥班子,将拆迁作为工程建设的启动点,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6月底完成了全部拆迁任务,为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施工中,进一步强化施工组织协调,对弃土外运、水位调控及汛期施工等每一个环节均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并加强调度,工程于12月10日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良工程,共投资835万元,治理河道0.58公里,清淤开挖河道土方46000立方米,砌石2903立方米,两岸绿化面积1.28万平方米,铺设交通道、人行道2048米。
农村饮水解困成效显著】  2003年,我市农村饮水解困工作的任务是解决132个村、10.2万人的饮水困难。市水利局站在促进“三农”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公开承诺,狠抓落实,层层签定责任状,把任务、工期、质量等定严卡死,并及时召开全市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现场会进行安排部署,努力加快饮水解困步伐。在资金管理筹措上,进一步完善了管理监督机制和资金筹措渠道,对农村饮水解困资金设立了专户专帐,还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调度配套资金落实难的问题,并推广肥乡县群众入股承包的办法,加大社会投资力度。在工程管理上,依据不同工程不同管理模式的原则,积极宣传推广永年县集中供水站、涉县机井专业服务协会等先进管理典型,基本解决了饮水工程长效管理的难题,涉县的经验还在全国推广。2003年,全市共完成投资3195万元,解决了138个村、10.7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市政府承诺任务目标的105%。
雨洪资源利用取得新进展】  2003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科学搞好雨洪资源利用的通知》,各县(市、区)在全面落实市、县两级雨洪资源利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通知精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预案,加强工程建设。山区县大力发展塘坝、水池、水窖等集雨节灌工程,平原县积极兴建引洪回灌工程,加大渠道、坑塘沟通力度,实现灌排引蓄相结合。一年来,全市共修建水池水柜水窖2116个、整修坑塘1012个,整修清淤渠道1465条、1813公里,共引蓄水源3.2亿立方米,为补充地下水源和抗旱灌溉创造了有利条件。2003年年底与同年5月份相比,东部平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位分别回升1.6米和4.9米,西部山区地下水位回升8.1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节水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2003年,我市节水工程建设以建设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市农业现代化园区、产业化园区建设,突出抓好五个世行节水项目示范县和三个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节水工程建设,全市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9.2万亩,节水化率提高到44%。馆陶、成安等5个世行节水项目县以乡镇为单元,统一规划,规模实施,坚持方田、林网、道路、机井等综合治理,建成节水化乡镇6个、节水化村15个,并且积极探索节水工程建管新模式,按照“民营、民造、民管、独立运行”原则,组建用水者协会5个,得到了世行及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其做法和经验向全国做了推广。同时,全市进一步加强节水非工程措施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咸淡混浇、微咸水利用、小管出流等节水新工艺和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等新技术,建成了馆陶县常青花卉基地微喷灌自动化控制工程等一批与高效农业结合的节水示范工程,推动了面上节水工程建设深入开展。
生态水利工作成绩斐然  2003年,我市水利生态环境建设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水利水保工程在生态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以实施涉县、磁县国债水保项目和邯郸县国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重点,在山区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山场封育管护为主,辅以人工治理;在丘陵区大力兴建水源工程,改善水利条件,实施退耕还林;在平原区以漳河等“十河渠”为纽带,大搞河渠绿化,一年来,全市共投资1698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公里。河渠绿化从创新机制入手,采取一县一策,一渠一策的筹资及管理机制,严格考核树林成活率,共完成河渠绿化724公里、植树288万株,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
水利改革迈出新步伐】  2003年,我市水利改革把灌区改制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加快政策扶持力度,春节刚过就召开了灌区体制改革工作会,安排部署全市灌区体制改革工作,并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为全市灌区体制改革提供了可操作依据,并拿出40万元用于改革试点工程建设补助;另一方面,积极培植典型,相继树立了肥乡县农民承包潘村支渠、成安县灌溉用水公司等一批典型,带动了各方面参与支持改革的积极性,使全市逐步形成了以支、斗、农渠拍卖、租赁、承包、转让为重点的灌区改制高潮。2003年,全市共改制支斗渠以下渠道119条、97公里。同时,我市继续加大面上小型水利工程改制力度,积极扶持民营水利发展,全市共改制小型水利工程5798项,吸纳社会资金9600万元。
全市供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我市“非典”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市水利局将确保“非典”时期全市供用水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连续发出了三个确保供水安全的通知,明确制定了保供水安全的监管措施,有效保障了特殊时期全市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的卫生和安全:一是加强水库管理。在水库及入库河道岸边设立警示标志,在重点地段派专人昼夜把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库区,避免人为活动造成水源污染,禁止库区放牧,保障水库正常供水。二是强化城镇集中供水地的安全措施。对邯郸市和各县(市)区自来水公司及驻邯各大企业、单位、部队等自行供给饮水的自来水厂,要求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闲杂人员接近水厂,防止水源间接污染。三是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管理。对水池、水窖、水柜等农村饮水工程,明确专人看护,对输饮用水明渠,组织力量巡逻看护,严禁洗衣、畜用等行为,保证引水清洁。四是对供水岗位的操作人员加强“非典”预防措施。要求上岗人员必须戴口罩、手套,穿防菌工作服。并经常对有关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切断了“非典”疫情对供水安全的各种入侵渠道,为全市取得抗“非典”斗争的全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安全生产成效突出】  2003年,我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牢记安全生产宗旨,一方面加大自身防治“非典”工作力度,全系统自上而下普遍建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采取非常措施,加强了对各自辖区的出入检查,建立健全了零报告制度,确保工作万无一失;另一方面,进一步做实做细安全生产工作,完善了以一把手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从体制、机制、投入入手,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防范预案和救援预案,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察和专项督察,加强了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使安全生产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先后组织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安全生产理论考试,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意识教育,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全年保持了重大安全事故的零记录。
行风评议活动成绩突出】  2003年,市水利局局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树立形象为重点,把行风评议活动作为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省水利厅的具体要求,不仅加大了自身行评力度,而且强化了对各县(市)区水利部门行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规定步骤和程序,推动行评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深入开展。在全市水利系统制定并实施了《行政审批责任制》、《首办责任制》和《规费征收责任制》等多项行风建设制度,还制定了20条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意见,充分展示了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全局工作、思想作风明显改观,市水利局也由2002年的市行风评议达标单位跃为优秀单位。
         
                                  
                            二○○四年四月十九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