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特色栏目>>水利年鉴 【关闭窗口】

 

2016年邯郸年鉴水利部分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0-08-17       文章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13396
 

【概况】 2016年,全市水利系统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激情工作,圆满完成了承担的中央、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及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治水管水兴水亮点纷呈,水利改革发展硕果累累。在全省水利改革发展考核中再次取得第一名优异成绩,实现了水利改革发展考核“三连冠”,并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等次。一年来,争取省以上水利建设资金21.4亿元,实施了一大批促发展、惠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基础不断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水利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7·19”抗洪抢险救灾取得重大胜利】“7·19”特大暴雨,从强度讲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西部区域24小时降水量超过百年一遇,部分区域超过两百年一遇。面对特大的洪水和险情灾害,局党组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冲了上去、顶了起来,无论是防汛指挥部昼夜忙碌的身影,还是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职工,都尽显了水利人勇于担当,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本色。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拦洪削峰100%,上游洪水安全下泄,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对此,高书记在全市抗洪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对水利工程、水利人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稳步推进2016年度项目,争取投资12.9亿元,完成11.8亿元,完成率91.3%,超过省定90%的目标,完成率位居投资较大市之首,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8.1万亩,完成面积位居全省第一。通过对项目区地下水位监测结果分析,我市平原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趋势得到明显缓解,部分区域止跌回升。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和水源切换双丰收在市南水北调办和各县(市、区)共同努力、精心配合下,配套工程建设圆满收关。全省最快贯通配套输水管道306公里,建成配套水厂(除省批准缓建2个)20个,其中8个配套水厂正式供水,6个水厂完成试水,全市200多万群众喝上了优质的长江水。在“7·19”特大洪水期间,调水办第二项目部冒着生命危险对城市供水进行切换,避免了一场供水危机,受到省、市充分肯定。2016年全市用水量7830万立方米,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水量指标。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领跑全省】邯郸段工程是受省水务集团委托由我市直接实施的,全省唯一,充分体现了省水利厅对邯郸水利部门的信任和厚爱。2016年完成投资3亿元,占总投资的76%。提前完成了穿卫、穿漳、南干渠等三大节点工程,并接受了卫河、漳河行洪考验,率先上报了征迁土地组卷、复垦方案,领先完成了引黄干渠主体工程,在去年底就达到了通水条件,比省要求的通水时间提前一年。

跃峰渠水毁修复创造奇迹暴雨过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冒着危险徒步奔赴一线实地勘查,研究制定修复方案,并确定了“先应急抢修通水,后整体提升完善”的思路,优先对主干渠上游80多公里常年输水渠道进行应急抢修。从725日起,就紧急调动施工队伍进场抢修,分7个工作面同时展开。施工中,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昼夜奋战,仅利用3个多月,就完成了9个月的工程量,完成渠道清淤72公里,渠墙衬砌18公里,打通了合漳、温度湾、马鞍绝3处险工险段,使邯郸引水“生命线”再现生机。可以说,我们的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传承诠释了跃峰渠精神,也全面反映了水利人对工作的责任担当和对水的渴望。

滏阳河河退污还清工程取得阶段成效】两河退污还清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举措。市、县(市、区)水利部门盯死任务、协作攻坚,很好地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清淤疏浚河道43.6公里,封堵整治排污水口95处,提高了河道过水能力,改善了两岸环境,促进了人水和谐。

农田水利建设再创新绩启动实施了漳滏河、跃峰渠两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完成投资7965万元,完成渠道清114公里,建筑物47座,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7万亩,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积极申报涉县青塔和峰峰滏源两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争取投资2814万元。积极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55平方公里,占任务指标的103%

农业水价改革创造邯郸模式探索实施了“超用加价”的邯郸农业水价改革模式,出台改革政策,建立了水权水价管理平台,13个试点县项目区安装机井、泵站计量设施1.57万套,发放计量取水IC13万张。在去年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视频会上,我市作为典型进行了交流发言。特别创新性地推行了“水电一卡通”收费管理机制,解决了农民两头缴费和加价水费征收难问题,使新水价政策简易落地,得到省水利厅肯定,河北日报、邯郸日报等进行了报道。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结合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落实工程使用权、管理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核发小型水利工程“两证一书”4.49万份,发放率100%,总结探索了“专业化公司+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用水组”和“基层水利站(抗旱服务站)+用水协会+水管员”管理模式。

引调蓄水成效显著】充分发挥现有工程作用,完善提升引卫提水泵站,推动引黄三大节点工程汛前建成,千方百计跨流域从境外引调漳河水、黄河水、卫河水。存蓄雨洪水,特别是汛后抢抓时机,做好雨洪资源利用,对东部平原沟壑、坑塘进行生态补水。水网运行克服“7·19”及重点工程实施带来的严重影响,后程发力,不仅完成了全年引供水任务,而且延展了覆盖区域。

通过深入开展以上工作,全年实现向我市工农业和生态引供水源7.29亿立方米,为生态水景观地下水压采项目提供了重要水源支撑为粮食连年丰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闭窗口】